上個月接到一家罐頭廠的咨詢,說自己1000立方的生產車間需要多少臭氧發生器,給他算了算,按照食品等級計算,用一臺100克臭氧發生器,報價,1.5萬元,他第一次回答怎么說這么貴,我以為是看雇主買東西的價格,我又問他,現在給你報我們Z 低的價格是多少錢,他說4000多元,然后我說做臭氧發生器,有幾百個,大小不一,不同廠家報價也不一樣,有第一代臭氧發生器,第五代臭氧發生器。
我們作為臭氧發生器生產廠商總結了一句話工藝不同,價格當然不同,使用效果也不同,價格是千篇一律,產品千姿百態。
臭氧發生器的研制過程:
第一代臭氧發生器:普通陶瓷片臭氧技術;結構簡單,濃度低,不耐潮濕,現已被淘汰,僅用于空調柜內建行業。
第二代臭氧發生器:普通石英管臭氧技術;原料廣泛應用于低濃度水處理。
第三代臭氧發生器:基于普通石英管技術,組裝成臭氧發生器,空氣冷卻。
第四代臭氧發生器:碳涂層石英管臭氧技術;比普通石英管效率高,但容易折斷。
第五代臭氧發生器:碳涂層石英管臭氧技術;臭氧發生器組裝用于空氣冷卻。
第六代臭氧發生器:蜂窩式碳涂層石英管技術,使用壽命、濃度遠高于碳涂層組件。
第七代:單臺水冷搪瓷技術;其體積大、功耗高,目前仍被廣泛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