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工業臭氧發生器廠家了解到,臭氧又稱富氧、三子氧、超氧,是已知可利用的Z強的氧化劑之一,它可使細菌、真菌等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氧化變性,從而殺滅細菌繁殖體和芽胞、病毒、真菌等。臭氧對大腸桿菌、鏈球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殺滅率在99%以上,并可殺滅肝炎病毒、感冒病毒等。臭氧具有突出的殺菌、消毒、降解農藥作用,被認為是一種廣譜的殺菌劑。
臭氧可對空氣進行殺菌、凈化,預防疾病交叉感染,清除臥室、客廳、廚房、衛生間等處的異味。臭氧氣體對室內的被褥、衣物、地毯、衣柜、鞋柜、錢幣等具有殺菌、消毒、防霉、除塵螨的功效。
臭氧發生器制造廠商還了解到,目前,臭氧在醫療衛生方面有多種用途,如病房、手術室的空氣消毒,利用“臭氧水”進行醫用器械消毒。
此外,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,臭氧在消毒的同時,也可以“殺死”果蔬中的維生素等對人體有益的成分;但經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檢測證實,使用合格的臭氧設備正常工作浸泡果蔬10至15分鐘,對果蔬中的維生素C沒有明顯影響。
臭氧本身是一種無毒的安全氣體,其“毒性”主要是指強氧化能力。專家認為,在臭氧濃度高于1.5ppm以上時,人員必須離開現場,原因是臭氧會刺激人的呼吸系統,嚴重時,可造成傷害。目前,許多國家和組織已經制定了人在臭氧化氣體環境下的安全衛生標準,其濃度與接觸時間的乘積可視為基準點:國際臭氧協會的標準為:0.1ppm,接觸10小時;美國標準為:0.1ppm,接觸8小時;德、法、日等國標準:0.1ppm,接觸10小時;我國標準:0.15ppm,接觸8小時。
有報告表明,臭氧濃度在0.02ppm時,嗅覺靈敏的人便可覺察。濃度在0.15ppm時為嗅覺臨界值,一般人都能嗅出。當濃度達到1~10ppm時,稱為刺激范圍,10ppm以上時為中毒限。